皮里阳秋
皮里阳秋
发音:
pí lǐ yáng qiū
解释: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例句:
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
故事:
常用:
褒贬:
中性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近义词:
皮里阳秋的近义词
反义词:
皮里阳秋的反义词
繁体:
英文:
refrain from outspoken attack
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责人的成语
P开头的成语
关注:
表面
接龙:
「皮里阳秋」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秋」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