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居余气

尸居余气

发音: shī jū yú qì
解释: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出处: 《晋书 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例句: 尸居余气,不足畏也。(唐 杜光宪《虬髯客传》)
故事:

尸居余气的成语故事

三国后期,8岁的曹芳即位,朝政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执掌,曹爽借机扩大自己的党羽。而司马懿故意装做不理朝政,暗中监视。曹爽的党羽李胜去司马懿家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出一番尸居余气的模样。曹爽放松了防备,不久被司马懿一网打尽。

常用:
褒贬: 贬义成语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近义词: 尸居余气的近义词
反义词: 尸居余气的反义词
繁体:
英文: critically ill with a weak breath
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S开头的成语
关注: 无所作为
接龙: 「尸居余气」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气」字开头的成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