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夺之魄

天夺之魄

发音: tiān duó zhī pò
解释: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晋书·温峤传》:“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例句: 《隋书·杨玄感等传论》:“天夺之魄,人益其灾,群盗并兴,百殃俱起。”
故事:

天夺之魄的成语故事

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晋国派赵同向周天子进献狄国的俘虏,赵同的态度很傲慢,刘康公看后很不高兴,骂道:“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常用:
褒贬: 中性成语
用法: 作宾语;指临死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近义词: 天夺之魄的近义词
反义词:
繁体:
英文: heaven robs one of his soul
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左传的成语 大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
关注: 不远
接龙: 「天夺之魄」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魄」字开头的成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