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发音: yī jǔ liǎng dé
解释: 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出处: 《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例句: 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
故事:

一举两得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勇士卞庄子敢于只身同老虎搏斗,他听说山上有两只老虎就想去打,朋友劝说等两只老虎争食时再下手可以一举两得。他耐心等到大老虎为了吃到黄牛而咬死小老虎,觉得这时时机已成熟,轻易地打死那只大老虎。 【出处】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晋书·束皙传》

常用: 常用成语
褒贬: 褒义成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或“de”。
近义词: 一举两得的近义词
反义词: 一举两得的反义词
繁体:
英文: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分类: 四字成语 一的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 恰当的成语
关注: 好处
接龙: 「一举两得」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得」字开头的成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