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

发音: 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例句: 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故事:

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常用: 常用成语
褒贬: 中性成语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神经过敏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皆,不能读作“jié”。
近义词: 草木皆兵的近义词
反义词: 草木皆兵的反义词
繁体:
英文: state of extreme nervousness
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畏惧的成语
关注: 错觉
接龙: 「草木皆兵」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兵」字开头的成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