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

发音: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解释: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例句: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郭沫若《武则天》第四幕)
故事: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他的弟弟共叔段不服,就在自己的封地里招兵买马,准备篡位。祭仲劝郑庄公除掉共叔段,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公开谋反时,庄公亲自率军攻打共叔段。

常用: 常用成语
褒贬: 贬义成语
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结构: 复句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近义词: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近义词
反义词:
繁体:
英文: If you do more than one thing, you will kill yourself
分类: 七字成语 复句式成语 左传的成语 D开头的成语
关注: 找死
接龙: 「多行不义必自毙」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毙」字开头的成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