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

发音: fēi
解释: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例句: 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故事:

飞蛾扑火的成语故事

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常用: 常用成语
褒贬: 贬义成语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蛾,不能读作“né”。
近义词: 飞蛾扑火的近义词
反义词:
繁体:
英文: a flying moth darts into the fire
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火的成语 比喻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关注: 自取灭亡
接龙: 「飞蛾扑火」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火」字开头的成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