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

发音: fèn bù gù shēn
解释: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例句: 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故事:

奋不顾身的成语故事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

常用: 常用成语
褒贬: 中性成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近义词: 奋不顾身的近义词
反义词: 奋不顾身的反义词
繁体:
英文: to forget about one 's own
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司马迁的成语 初中生成语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关注: 安危
接龙: 「奋不顾身」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身」字开头的成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