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の博客

梦想需要付诸行动,否则只能是梦

未来,你的墓志铭可能是一个二维码

你有想过当你死了,在世时注册的各种社交网络账户怎么办?

QQ空间、微信聊天记录、朋友圈、XX云音乐里的歌单、藏在硬盘深处的日记、照片、小视频......

难怪日本一处自杀名所立起了这样的标牌,上面的质问堪称拷问灵魂:

稍等一下!你硬盘删干净了吗?

对此,网上有一个关于希望如何处理自己的互联网遗产的话题讨论。

"不都垃圾么,还遗产,请人上门收垃圾是要花钱的。"

"就这么放着,然后写个脚本,定时运行发发动态……"

"把所有数据拷贝到一个U盘里,然后放进族谱里面。"

"哪里还有什么遗产,全部都是互联网里的骨灰。"

"生成二维码印在墓碑上。"

"我希望全部销毁,不留一点痕迹。"

(摘自来自豆瓣用户)

更特殊的情况可能是这样:

在大城市生活的你不幸身故,长时间交流都停留在表面的家乡父母,最终却从你留下的那些账号里,了解到了真实的自己。

电视剧《黑镜》里有一集里,一位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但在女儿死后,她无法登陆进女儿的社交账户,没有办法的她只能从女儿的各种身份信息去猜测密码。账户每天只能输错三次密码,不然就会被锁定几个小时,她将错误的密码记在本子上,每天都在尝试。

其实虚构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图片来源:狮吼

几年前,德国的一对父母就曾把Facebook告上了法庭:他们的女儿在柏林地铁站中被列车撞倒身亡,父母知道了密码,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权登录账户。

夫妇想知道女儿真正的死因,但Facebook的登录限制,让他们无法了解女儿生前的活动轨迹和内心世界。直到6年之后,德国联邦法院才正式裁定,Facebook必须允许其父母,作为女儿用户账户的继承人进入。

另外,脸书在尚未获得其父母上传的死亡证明情况下,还会自动将用户主页变成了"悼念"的风格,"人性化"地宣布了用户的死亡。但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正好是社交平台长期以来对用户信息的惯性侵犯和掠夺的表现。

社交信息传播的便利,也造成了对社交账户,对数字信息,还不具备很清晰的财产意识。

现行环境中,用户也通常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尽管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已经开始将数字遗产写入了法律,但是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对用户网络数据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拥有脸书、推特以及各类邮箱的用户,你时候的遗产处理委托人可能会为此跑断腿……

社交数字遗产的争议,有不少是"绝对"条款引起的:2016年,苹果公司在没有法庭命令的情况下,拒绝向一名女士提供已故丈夫的苹果ID和密码。因为苹果有这么一个条款说明:

"您同意您的帐户是不可转让的,并且您的帐户内的苹果ID或内容的任何权利,将在您死后终止。在收到死亡证明副本后,您的帐户可能被终止,帐户内的所有内容将被删除……"

雅虎也拒绝在用户死亡后,向任何人提供亡者的电子邮件数据,近亲可以要求关闭该帐户,但无法访问该帐户(除非用户在遗嘱中另有说明)。

除了那些绝对条款,最常见的,就是在遗嘱写明继承人或者交接人。但平台方不会让出全部的权利。这当中有许多各执一词,也有很多所谓的保护惯例。

比如脸书就允许用户事先选择另一个用户,作为"遗产联系人"。对此的一系列动作规定是:联系人可以置顶帖子,回应新的好友请求,更新亡者的个人头像。但联系人不能用亡者的账户,发布评论和个人状态,也不能查看亡者的消息。

当推特的用户死亡,授权的遗产接收人或直系亲属可以告知推特,禁用该帐户。然而,无论个人与死者是什么关系,推特都不会为访问死者的账户提供个人通道。

有时候,即便你长时间没用,也可能被当作"死亡用户"处理。

在删除数据方面,微软的Hotmail将删除一个270天不活跃的帐户。巧合的是,在我国,微博隐私条款中,也有这么一条规定:如用户在申请开通微博服务后在任何连续90日内未实际使用,则微博运营方将回收用户昵称或账号,停止提供服务。

也就是说,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你不及时证明自己是活着的,你的账号就可能预先被"死亡"

牛津互联网研究院有一份研究推测,2050年,Facebook上的亡者账户,将会超过生者账户。

研究报告认为这些数据都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值,Facebook上的亡者账户,将在大约 50 年内超过活着的用户账号。假设Facebook用户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到2100年,亡者账户也有49亿。

但实际上Facebook的新用户增长数连年在下降,赶不上现实中网络用户的老龄化。50年后,马克·扎克伯格本人估计也会加入亡者账户中。

脸书的用户增长率保持不变,直到市场饱和。

图片来源:Öhman & Watson, Big Data & Society, 2019

在大量家属开始想方设法回收或者直接注销死者的社交媒体账号的形势下,研究者卡尔·奥曼和大卫·沃森认为,社交媒体已经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份不可取代的档案。

"控制这些档案就是控制我们的历史。"沃森说。有的用户担心平台把这些包括死者生前信息的大数据卖给相关部门,变成大数据参考样本,可能会给死者的亲友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的人希望把社交遗产当做给世界的纪念,当做自己在这个世上还存在过的证据,但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的隐私,甚至是黑料被留给后世,因此不想留下任何痕迹。

简而言之,只要是人,就只能容忍那些想让别人知道的信息存在。

就像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中事务所的工作一样,他们在委托人的电子设备上安装特定的软件,帮委托人删除不想被人看到的数据。他们的雇主的诉求背后,充斥着大量的阴暗现实:家暴,贪污的警察,自杀的少女……而那些在网上留下的痕迹,一个污渍一般的点,就能牵扯出一个人的所有信息。

处理社交遗产的打包公司

在现实中也已经有打包社交遗产的公司。

成立于2012年的PasswordBox ,用户可以将自己生前的邮箱、社交账号、网站等账号和密码放进一个"虚拟保险箱"里,保险箱里的信息可以与家人朋友共享。另外一家公司Perpetu则提供让用户选择在去世后自动将社交网络上的特定的照片、留言、时间线上的状态等等,传给特定的人。

国内也有"网络遗嘱",虽然一直饱受争议、网络遗嘱服务提供了"云保管箱",帮用户保存视频、图片、文字等社交资料,当一系列程序确认你已经去世时,保管箱账号密码会交给特定对象。

它们的操作方法一般都是:用户选择打包,存续在第三方的云端箱子里,交给遗嘱中指定的人。

黑镜第二季,女主角与已经去世的男友的虚拟形象聊天

对于那些死后还想永垂不朽的人,高科技的发展永远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家叫Eterni.me 公司就可以让人永远活在线上。Eterni.me 会根据用户生前的社交活动等各种电子数据,打造一个虚拟的替身(avatar),这个替身和生者在行为方式、性格言行上几乎一模一样,并且能与在世的亲人进行线上交流。

乐清滴滴杀人案遇害女孩家属要求屏蔽其微博账号,让死者不再被围观。

数字财产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总能轻而易举地让亡者的隐私暴露得更加失控。例如当凶杀暴力案、性侵案发生,网民们不再只是盯着新闻,而是顺藤摸瓜会找到受害者的社交账号,翻看受害者生前的照片、言论等信息,推测受害者的为人,甚至用网络暴力来围观和裁定案件。

因此社交遗产牵涉的,不仅是信息安全法规,大数据伦理原则,还有隐私边界和人性欲望的沟壑。

缩小到个体而言,每个人对此都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不甘心自己的过往就这么被删除,被遗忘,一方面又不希望曝光自己的隐私,牵念着身后名誉。一方面渴望展示,一方面又设置半年可见、三天可见。

即刻删除是出自于保持距离的安全感,虚荣心又让人忍不住点下那个"发送"。如今,大家还要考虑死后账号会不会被彻底挖坟。

于是处理这些数字遗产,就像垃圾分类一样让人头大,这些垃圾还深深藏在网络和记忆的深处,说不定好不容易找到,还会遇到忘记密码的大写尴尬。

资料来源:

Science Alert:《社交媒体上的死人数量何时会超过活人?》

豆瓣话题:《未来你希望如何处理自己的互联网遗产》


转自: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TOBMsJ

张小弟之家

本文链接:
文章标题: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原创,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转载后请将转载链接通过邮件告知我站,谢谢合作。本站邮箱:admin@only4.work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点击版权声明查看本站相关条款。

    发表评论:

    搜索
    本文二维码
    标签列表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533
    • 页面总数:20
    • 分类总数:96
    • 标签总数:212
    • 评论总数:63
    • 浏览总数:274202

    | | |
    | |  Z-Blog PHP